top of page

談起《sakero x 038》

2016年,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推出《038》一作,以探尋花蓮人身體感及歸鄉之定義,推出後獲得熱烈迴響,《038》於隔年2017年獲得文化部之選,代表臺灣參加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演出,2019年更獲得文化部之選,為臺灣參加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作品之一。熟悉《038》一作的觀眾,應該對此作品中舞者無聲的牽起單手或交叉牽手,屈身重踏腳步之圓形隊形印象深刻,編舞家莊國鑫說明了此段是引自並淬煉於阿美族部落ilisin(俗稱豐年祭)的肢體語彙,而與它相互呼應的重要意義與相近語彙即是《sakero》。

《sakero》為阿美族語彙中最「接近」形容「舞蹈」的一詞,《sakero》在阿美族ilisin中,代表著文化傳承、體能訓練、歌謠辭意訓斥、祭儀的執行和動作的序列展現,因此,在一個沒有「舞蹈」專有名詞的族群語彙中,阿美族人每年所進行ilisin背後的肢體意義和動能究竟是什麼?此為編舞家莊國鑫從《038》延伸至《sakero》的跨度探詢,而當我們在同一晚欣賞《sakero x 038》展現時,莊國鑫最終希望能共同與觀眾在此舞作中,尋找阿美族群對樂舞的動能與真義。

編舞家

莊國鑫

| 生於臺灣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編舞家

34歲時立志成為一名編舞家,在就讀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研究所舞蹈教育組時,將臺灣原住民阿美族議題首次編舞,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後於2005年成立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帶領舞者參加波蘭、西班牙、保加利亞、印尼、法國、匈牙利、墨西哥、巴西、葡萄牙、韓國、英國愛丁堡及法國外亞維儂等重要國際藝術節邀請演出,莊國鑫的作品深受國際藝術節的肯定,2017年獲英國衛報資深舞評人Judith Mackrell讚賞莊國鑫「具有極簡主義卻是充滿力量與強烈的情感」。

莊國鑫於2005年成立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之初衷,除了自我要求於2015年考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生,繼續攻讀舞蹈編創理論的論證基礎外,除此更是希望能帶領培育養成的原住民舞者學生們一同站在國內外藝術節舞臺上接受眾人的喝采與肯定,並從臺灣原住民樂舞肢體底蘊的基礎下,在花蓮壯闊波瀾的大山大海自然環境裡,帶著部落愛舞蹈的學生,透過古謠與現代肢體的碰撞,呈現原住民當代新肢體的語彙。

關於舞團

成立於二○○五年的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為臺灣東部最早以當代舞蹈劇場為思考的舞團。舞團成員為北埔國小舞蹈隊歷代學生,自幼跟隨莊國鑫習舞,接受傳統祭儀舞蹈和當代舞蹈劇場訓練。舞者們畢業後各自離鄉求學就業,仍定期返回花蓮排練與團訓,長期累積默契與創作能量。而舞者們往返各城市間的生命經驗,也成為舞作中最關鍵的身體實踐。

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創作時間漫長費時,作品充滿想像、批判,極富創作力與爆發力,在尋找、保留原始聲音的考掘中,企圖脈絡出臺灣原住民樂舞的當代可能。

歷年作品

2007-瘋年祭

2009-高砂

2014-黃昏的祭師

2016-038

2021-sakero

s4.jpg

​上半場

sakero

o1.jpg

​下半場

038

​舞者

sakero

團隊名單

藝術總監暨編舞家莊國鑫

副團長鄭靜慧

演出者高依梵、尹將·那默、少瑪·卡蘿、舞娣·瑪耀、余高翊誠、鴻狄、利希亞、王昱媛、吳晶茹、蔡何佳翰、賴宥錡、曾郁芳、一江·阿萣、賴佳伶、邱薇亦、朱昱纓、吳澤康

燈光設計|宋永鴻

燈光技術指導|廖書毅

影像設計|鍾家豪
影像暨音樂執行|柯依杰
音響技術指導|趙安
技術人員|余承諺、童祥鈞、李育昇、鄭雲翔

舞臺監督|陳百彥

音樂Baján Riegáda = Thunder Is Born 
Lodderáidaras = Milky Way
Jusse-Vilba = Cousin Jusse

iras

Duoidi aga

以上6首均選自專輯Wimme

由Rockadillo Records授權使用

國際製作發展經理人葉紀紋

藝術行政許韋莉
專案經理
花淨瑜

文宣攝影林峻永

CF文宣製作阡陌所

主視覺設計高依梵
現場錄影
李基宏

隨隊護理師林月嬌

前臺協力鄭靜慧、莊曉晴、王銘輝、何銘仁、蔡秀瑤、余瑄凡、王家柔、林月嬌、林芝

038

團隊名單

藝術總監暨編舞家莊國鑫

副團長鄭靜慧

演出者高依梵、尹將·那默、少瑪·卡蘿、舞娣·瑪耀、鴻狄、利希亞、王昱媛、吳晶茹、許韋莉

燈光設計宋永鴻

燈光設計|宋永鴻

燈光技術指導|廖書毅

影像設計|鍾家豪
影像暨音樂執行|柯依杰
音響技術指導|趙安
技術人員|余承諺、童祥鈞、李育昇、鄭雲翔

舞臺監督陳百彥

專案音樂總監/作曲|陳依婷

阿美族古謠吟唱|孫梅花
小提琴|李家豪
大提琴|許朋妘

手風琴|張瀚中
錄音/混音師|黃俊憲

國際製作發展經理人葉紀紋

藝術行政許韋莉
專案經理
花淨瑜

文宣攝影黃煚哲

CF文宣製作阡陌所

主視覺設計黃煚哲、高依梵

隨隊護理師林月嬌

前臺協力鄭靜慧、莊曉晴、王銘輝、何銘仁、蔡秀瑤、余瑄凡、王家柔、林月嬌、林芝

主辦單位|臺東縣政府

指導單位|文化部

協辦單位|花蓮縣文化局、臺東縣均一國際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

演出單位|莊國鑫原住民舞蹈劇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