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高砂」在日本、臺灣與臺灣原住民族,乃至於第次世界二戰的發展史上皆有其歷史定位,從歷史評論學、人類學、民族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等諸多研究中均有其著述,但此名詞在高砂這支舞作中並不代表任何角色,但卻也同時是每一個角色!


潔白舞衣,其面無表情及固定呆版的肢體關節動作,猶如二戰末期臺灣原住民青少年無法決定自己未來的幽魂,霎時幻化鮮紅,整齊劃一卻又扭曲的肢體動作,更似大時代國家機器操弄的人偶。

高砂

​相關評論

出處    |    高砂節目冊序文
主筆    |    趙綺芳


憑弔高砂義勇軍的這一段複雜歷史中,原住民要承擔的是甚麼樣的身體重量?我很感興趣的是,國鑫在舞作使用了宮崎駿之子宮崎吾郎所作的<瑟魯之歌>作為一段主題音樂,這是另一種對過去殖民者的表態嗎?我以為應該有另一種觀點。從歌詞中,一種獨行的身影孑然躍出,取代了從軍者過於昂然的歷史姿態,這樣的安排,可說為慣於在台/日、殖民/被殖民等二元對立強行劃分的歷史詮釋,找到另一種高度。

workbg_3-2.jpg

藝術總監:  莊國鑫
音樂總監 : 鄭靜慧
舞者:尹將·那默、龔敏慧、林仕瑩、林芝、利希亞、劉于倫、王昱媛、少瑪·卡蘿、俐歆·章剌哈、
高翊誠、馬俊祥、李芷寧、王穎慧
音樂設計:莊國鑫
音樂剪輯:小杜 
燈光設計:洪國城

PRODUCTIONTEAM

bottom of page